close

前言:

上週分享了使用Nearpod教英文寫作,本週(暑輔第三週)我依然使用Nearpod上課。前兩週學生的作文作業分別是:第一週主題式寫作,第二週書信寫作,所以第三週我就想讓學生嘗試不同的類型:故事寫作(Story Writing)

跟前兩週一樣,每週上英文寫作時,我會擇一主題介紹,然後在快下課之前再交代作文作業,請學生回去完成。這週我的主題是善用「附屬連接詞」讓句子有變化。

為什麼我會想特別說明 「附屬連接詞」呢?因為我覺得對於英文程度本來就不錯、讀寫能力佳、語法概念清楚的學生來說,他們進一步努力的寫作目標可能是文章有層次、用字精準、措辭優美,但是對於中等程度的學生而言,他們在寫作文時,遭遇到的障礙就不太一樣。我問過學生,他們寫英文作文時最感困難的是什麼,學生給我的回答絕大多數都是:知道要寫什麼,可是不知道怎麼用英文表達出來。正因為如此,我也三不五時對他們耳提面命字詞搭配(collocation)的重要性,以及背單字時務必要讀例句,從例句中去學習一個單字應該怎麼使用,否則學了一大堆單字,就真的只能拿來回答選擇題了。

回到正題,這週選擇「附屬連接詞」來說明,也是希望他們在寫作文時,能讓自己的句子多一些變化,而不只是將作文當作「造句練習」,將十幾個句子堆砌起來,而且堆砌的句子可能都還是簡單句。

 

如何進行?

學生在國中時期就學過附屬連接詞,許多教英文寫作的書籍也都會介紹。我參考了坊間的書籍,分門別類之後,整理出一些常見的附屬連接詞給學生練習、參考。我上課時先說明常見的附屬連接詞,每介紹完一組(請見下圖),就立刻讓學生使用Nearpod練習:

IMG_0004.PNG

 

學生作答完,我可以選取任一組的答案分享(如下圖右上方的Share所示),讓所有學生在自己的平板上觀看同學的答案:

IMG_0006.JPG

 

其他附屬連接詞的說明與練習基本上我就依照上面的方式進行。這堂課因為東西較多,所以一直到下課前10分鐘,我才有機會交代當週的作文要寫什麼。我們高三有訂購仿學測題型的題本讓學生練習,題本的作文題也有看圖寫故事,但是那些漫畫不管一格、三格、或四格,常常吸引不了我,所以這次我決定拿「影片」當作故事寫作的題目。這支影片是我參加「學思達初階工作坊」時講師分享的,影片名稱是「機器人與孤獨的婆婆」,當時我看了非常感動,所以也想拿來感動一下學生。我覺得如果學生自己心裡沒有感動,是要怎麼寫出感動人心的作文呢?影片我也是將它放在Nearpod上面讓學生觀看:

IMG_0007.PNG

 

影片我已經事先修剪過,我只讓學生看到三分鐘的地方,然後請他們預測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IMG_0009.PNG

 

因為看完前半段的影片後,距離下課只剩下短短幾分鐘,所以我就請學生用一句中文回答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事,以免有些組別來不及完成,但是我後來看了他們的回答,就覺得也許我不該小看他們,也許該讓他們用英文試試看。

學生的答案很有趣,常常有令人拍案叫絕的回答。我沒有性別刻板印象,但是答案看過一輪,整體說來,女生的答案偏向「老奶奶睡著了」、「老奶奶過世了」這種在預期之內的答案,男生的答案就容易天馬行空,超乎常理,譬如以下兩張圖就是男生的答案:

IMG_0017.JPG

 

IMG_0013.JPG

 

然後,也有以下這張對未來科技充滿信心的答案,只是學生不小心沒將答案置放在橫線上:

IMG_0015.JPG

 

最後就是我給他們的作文題目了,如下圖所示:

IMG_0018.JPG

 

然後我告訴他們為了鼓勵他們將本週所介紹的附屬連接詞應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只要他們的作文中有「三個」使用附屬連接詞書寫的句子,並且以螢光筆、紅筆、藍筆......標示出來,我就加三分。學生聽到加分,眼睛立刻亮了起來,我想當老師,最不缺的就是分數了,如果能夠以外在誘因鼓勵他們去挑戰平常少用的句構(但是其實是很重要的句構),區區三分其實就不只是區區三分的價值了。

 

後記:

這個週末,我依然要跟為數可觀的作文搏鬥,但是我發現學生的這篇作文寫得比前兩篇好,有可能他們覺得寫故事比主題式寫作或書信寫作好寫,但是會不會有可能是學生被影片感動了,有感而發,文思泉湧呢?會不會有可能是我希望他們使用附屬連接詞的要求,讓學生願意改變他們慣性的寫作方式,在下筆時更認真思考呢?

誰知道呢?其實當老師永遠不會知道我們給學生帶來什麼影響。但是正因為不知道有沒有影響,什麼時候會產生影響,我就更加覺得老師是一個不能求回報的職業,如果分分秒秒都要跟學生計較我為你做了幾分,你要還我幾分,那樣應該每天醒來第一件想到的事都是「我還要多久才能退休」,看學生也會像見到仇人充滿怨懟吧!好吧,繼續改作文去!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廖婉雯 的頭像
    廖婉雯

    English Teaching w/ Digital Technology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