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停課不停學之「線上教學」第三週已經結束,我在第一週結束時以部落格文紀錄第一週的兵荒馬亂與五味雜陳的心情。

 

轉眼之間兩週又過去了,這一篇文章就來記錄我個人這兩週的改變,或者是成長(always looking on the bright side)➡️ ➡️

 

1️⃣ 慢慢找到線上教學的節奏與模式

先說明一下我教授的年段比較特別,我的學生是高二學生,108 課綱第一屆,而我教授的英文,跟以往有「學測」、「指考」兩次的升學考試不一樣。

 

制度調整之後,英文變成只考一次學測,指考不考。因此,在疫情不樂觀、復學日期不明、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前提下,我採取了比較謹慎的作法 —— 安排好進度,盡量讓學生保持規律學習,讓他們感覺學習有進展,和我們平常在實體教室上課相差不多。

 

我私下問過學生,很多孩子在白天線上學習之後,晚上還要看補習班給的線上教學影片,所以雖然停課,面對眼前七、八個月之後就要來臨的大考,學生普遍也不敢掉以輕心,所以在課程內容的部分,我的調整並不大,但是在教材呈現、授課方式上,我做了一些調整(第三部分我會分享個人一整個 lesson 進行的方式)。

 

經過三週的線上教學,我自己透過不斷嘗試、調整、做白工(想哭😭,但是是真的)、內心喊話、繼續修正......,然後再參考社群上很多熱心老師的分享,也慢慢摸索出上課的節奏與模式。

 

譬如:參考了師大附中吳師綺老師在「甜豆老師-吳詩綺」分享的作法,我現在每堂課上課前十分鐘開好會議室後,會將當天上課要進行的事項利用螢幕分享,讓提早進會議室的學生知道當天即將學習的課程內容,心理上有所準備(請見下圖),他們也可以利用這幾分鐘的時間先將課本或電子檔、當天上課要用的平台或工具準備好,讓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能盡量流暢,畢竟這兩者少了任何一項,都會讓線上教學「卡卡」。

 

截圖 2021-06-06 下午4.19.38.png

 

雖然現在 Google Meet 都有會議紀錄,讓老師們清楚知道學生的出缺勤狀況,但是我還是喜歡來個點名的儀式。之前我的作法是請學生在聊天室留下座號(現在簽退還是會用),現在則是請他們在聊天室寫下一個英文單字,先到先寫,這樣我們每次上課就可以複習或學到新的單字。

 

另外,在實體教室上課時,部分學生就有專注力短暫、容易分心的問題,移至線上學習,這個問題就更容易被放大,因此我通常將一節課切割成 2-3 段,第一段是老師的講解與說明,第二段或第三段則是學生的「分組討論、實作練習、完成作業、進行測驗」等。

 

在老師講解時,我會抽點學生朗讀句子或是回答問題,學生大致上都能順利進行,遇到學生的麥克風不能用的,我會請他們一定要在聊天室留言反映問題,這也是使用線上會議室的基本尊重。

 

有時候我需要帶學生朗讀單字(實體教室我們就會做),變成線上上課後,只有老師自己一個人在鏡頭前讀給全班聽真的很尷尬,所以我參考了某位老師分享的「值日生」作法(真的很抱歉我忘了是哪位熱心老師的分享),每一次抽幾位學生跟著我一起朗讀單字。

 

因為我常使用平板分享螢幕,所以我使用的點名應用程式是 Random Name Selector(如下圖),這是我們在實體上課就用過的,所以我就用學生習慣的方式點人。

IMG_C053F086D53C-1.jpeg         

 

2️⃣ 自我增能重要,但不是生活的全部

這三週線上教學逐漸上軌道後,我終於有時間「偶爾」進行線上學習,自我增能。特別加上「偶爾」,是因為我不可能對於社群上所有的分享全盤接收,對於研習也無法做到無役不與,所以在衡量自己的時間與生活中大小事情的輕重緩急,以及不斷用「why」來幫助我過濾參加某項活動或是學習某項技術的必要性後,我比較不會因為龐大的資訊分享來不及吸收而感到焦慮。

 

畢竟,科技是為了提升教與學的效能。它是用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不是拿來競賽與比較的。

 

當然,我個人很感謝所有熱心分享的老師,所以我不認為是「龐大資訊」的問題,我會認為是身為老師的我們「應該清楚知道自己學這些工具與技術的目的」,做好自我調適。

 

至於我目前會花時間去研究的分享內容,多半是內容提到「教學的實際應用」、「操作時的眉眉角角」,那些太過高深莫測的技術操作、或是會佔用我太多時間研究的分享,我則抱著「有緣自然會再遇到,以後還有機會」的態度,否則消耗掉的不只是自己的時間,還有經營其他更重要事情(譬如:家庭、運動、休閒活動)的能量。

 

3️⃣ 完整一課的教學活動分享:

最後一個部分,我分享幾個教學活動,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參考。所有的工具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教學影片,這裡只是呈現個人針對某一課進行的教學設計。

 

這裡以課本一個 lesson 為例,因為 Lead-in 和 Vocabulary 在前一篇文章提過,所以這篇的教學活動就分享課文內容與架構、Reading Comprehension、重要句構、語用練習如何進行 ➡️ ➡️

 

📌 課文內容與架構:課文我會先講解,邊講解也會邊提問,主要的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掌握文意,還有清楚文章的架構。

 

由於這課介紹冰島的性別平權抗爭史,所以我給學生的練習就是根據文本,建立出平權抗爭過程的時間軸,使用的是「龍騰第四冊素養活動手冊」所提供的活動當作樣板。

 

第一個班級用的是 LoiLoNote School,每位學生獨立完成。下圖是繳交盒中所有學生繳交作業後的情況:

IMG_B13BB29F7ADD-1.jpeg

 

第二個班級因為我想讓學生先分組討論,再合作完成時間軸,所以我用的是 Jamboard,完成圖如下:

截圖 2021-06-06 下午2.09.48.png

 

但是我發現後者因為每組都可以馬上看到別組寫什麼,所以很容易各組最後的答案「相似度偏高」。我認為如果利用 Jamboard 進行活動,它比較適合做「腦力激盪、創意激發」的活動,如果學生已經有既定的框架(像我的活動是請學生將文本整理成時間軸),他們可能就會出現答案雷同,只有便利貼顏色不一樣的情況 🤣🤣 這也是我自己操作時又上到的一課!

 

課文的文意與架構講解完、學生的時間軸也完成之後,接下來我就請學生利用 Google Docs 完成課文當中「重要字詞用法與文法句構」的筆記共編,我挑出來的都是比較簡單,他們以前學過的,所以學生兩人一組討論之後,多半可以回答正確,而利用 Google Docs 做筆記共編,也是停課之前,我們在教室就長期進行的活動,所以換成線上教學後,學生並沒有太大的困難。請參考下圖:

截圖 2021-06-06 下午2.30.35.png

 

📌 Reading Comprehension 與重要句構:Reading Comprehension 是課本在每課課文之後,都會附上四道選擇題,讓學生檢核他們對於課文大意、關鍵細節的掌握程度,以及讓他們練習「推論」、「判斷作者的目的與語氣」等較高階的閱讀技巧。這部分我將它和重要句構合而為一,做成 Pear Deck 來上課,如下圖:

截圖 2021-06-06 下午2.45.25.png

 

其實 Pear Deck 和 Nearpod 有一點相似,如果老師習慣使用投影片上課,那麼這兩者都是非常優秀的工具,都可以在投影片當中加入課堂互動(例如:選擇、簡答等)。

 

這次我之所以選擇 Pear Deck,而不是 Nearpod,主要是擔心學生端的網路沒那麼好,進行 Nearpod 可能會小卡,否則 Nearpod 可以進行的活動更多,而且在 teacher view 和 student view 之間切換更方便,老師在課堂上除了請學生回答問題之外,要檢討學生的答案比較容易操作(使用平板或手機上課的學生就不需要使用分割畫面,才能同時進行活動與看到老師顯示的答案了)。

 

另外補充一下,重要句構的練習除了比較簡單的句子改寫,還有較進階的對話練習。對話練習我沒有使用 Pear Deck,就只有在下一節課請學生使用 Meet 的「分組」功能,兩人一組練習之後,全班再一起回到大會議室進行檢討。

 

📌 Language in Use:這課最後還有一個語用練習,其實就是變相的「第二個句型」。課本提供的活動我覺得很不錯,只是步驟稍微多了一點,所以我將它簡化後,將課本提供的範例放在 LoiLoNote School 上面(如下圖):

IMG_A3B8F2648AA9-1.jpeg

 

接著,請學生根據指示(下圖)完成練習。在學生操作時,這頁指示會一直透過螢幕分享呈現在畫面上,我也一直待在線上,方便他們隨時提問:

IMG_7C9E633117D8-1.jpeg

 

學生操作時,是使用我給他們的樣板(如下圖)操作,樣版中的字體、線條,學生都可以自行擦拭掉:

IMG_F5102B469944-1.jpeg

 

最後完成後,全班再將作業交至繳交盒,如下圖:

IMG_3F44DC97C922-1.jpeg

 

學生交來的每一份作業我一定批閱,我的想法是:如果我們認為多元評量重要,如果我們花時間進行這個活動是有教學目標,而且是有意義的,那麼就要讓學生感受到它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老師確實看重這份作業,不是收去之後下落不明。

 

那麼,改作業累不累呢?拿這個問題去問任何一位老師,都會立馬激怒老師吧!

 

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但是如果累為什麼還要做呢?

 

因為......我覺得老師真的是一種很健忘,容易被學生感動,又很容易滿足的動物。只要看到一點點學生的用心或進步,備課時的辛苦與教學過程中的不盡然如意,頓時煙消雲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