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是這個學期最後一次多元選修課,對於一門沒有教科書、沒有考試,完全由老師自行規劃設計的課程而言,這真是 傷神費力 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每週的備課時間絕對不下於普通英文課。
上個學期我第一次開課,邊做邊調整,終於產出一學期18週的課程,也整理出完整的課程架構,請見下圖:
這學期我有了上學期的經驗,所以可以在既有的基礎上修正。這學期的課程主題不變,但是活動的內容與進行的順序都有所調整。我希望第二次(本學期)執行時,效果相較於第一次有明顯的提升,也因此......上課前一晚我常常還是得挑燈夜戰,修改教學流程,盡力「除錯」。
前天的最後一堂課,因為考慮到高一學生已經完成選組,他們升上高二之後將會遇到不同的老師與同學,所以我規劃了「帶學生錄製感謝影片」的學習活動(上學期是帶學生用 Canva 作教師節感謝卡),兩節課的進行步驟如下:
1. 第一步:向學生說明本次的上課主題,以及兩節課預計完成的任務。接著,每位學生拿到一張學習單(如下圖),我請學生先寫下給老師的 Words of Gratitude Messages,如此一來,第二節課錄製影片時,學生可以照著稿子錄製,不需要邊錄邊想。事先寫下稿子除了降低他們錄影片時的焦慮之外,也是間接要求他們要「充分表達」,多寫一點,不能三言兩語敷衍帶過。
這份學習單我希望達到兩項功用,第一項是教導學生如何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之意,一句話 "Thank you!" 就結束,絕對不是有誠意的感謝,所以我請學生在他們的訊息中應該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第二個功用是教學生除了 "Thank you!" 之外,還有其他表示感謝的措辭用語(見下圖)。表達的形式有許多種,但是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卻常常忽略這個部分。學生將來可能不會用到英文課本中的複雜句構,但是卻極有可能在使用英語溝通的過程中表示謝意。
2. 第二步:說明如何利用 Keynote 製作 AR 物件,我放了一段事先錄好的影片(如下)給學生看,再帶學生一步一步操作:
3. 第三步:分享我做的物件給學生,也請學生創作。因為我的教學重點是教學生如何用英文表達感謝,請他們拍攝 AR 影片只是增加課程的變化與活動的趣味性,並不想易客為主,變成學生只是玩 Apps,所以我在教學生利用 Keynote 設計物件時,也分享了我事先設計好的物件給他們(見下圖),讓他們省下製作物件的時間,但是我要求學生在他們所使用的物件當中,必須至少有一件是他們自己設計的,希望藉此給他們創作的機會。
有幾位學生做出來的物件很有創意(如下面兩張圖片):
4. 第四步:利用 AR Makr 創作 AR(擴增實境) 並拍攝影片,操作過程請看以下的影片:
5. 第五步:學生跟著我一步一步熟悉操作步驟後,接著開始錄製影片。我給他們操作的時間為15分鐘,有的學生留在教室,有的學生到校園尋找合適的地點錄製(為了不干擾其他班級上課,我劃出了一塊範圍)。有一位學生選擇在廁所拍攝,呈現出來的效果也很好,請看影片:
另外一位用心的學生所製作的影片:
6. 第六步:學生完成影片後必須上傳至 Google Classroom 繳交作業。我答應他們我看完影片之後,會使命必達,幫他們將影片送給他們想感謝的老師。
教學反思:
1. 上完本學期最後一堂多元選修,除了學校例行性地調查學生的課程回饋之外,我也私下詢問一兩位學生對於這門課程的想法。有一位學生表示:這門課用了不同的 Apps 來學英文,很有趣。此外,上台簡報能力提升、延伸了課本的學習、接觸了更多的議題與了解國際新聞,這些都是學生在回答中所提到的。
2. 在分享 Keynote 物件給學生時,有一位學生突然問我做這些物件花了多少時間,我隨口回答大約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他居然顯得非常驚訝,結果他的驚訝反而讓我很驚訝。我以為學生知道備課非常耗時,原來他們對於備課的辛苦不甚了解,他們可能以為老師是上課前10分鐘,拿了麥克風跟平板就走進去上課,殊不知為了這兩個小時,我事前大約花了 2、3 倍以上的時間準備。
3. 比起兩週前我精心準備的東西被學生大潑冷水,今天我的絕地大反攻,就讓他們上課的表現改善許多。有時候老師認為很棒的東西,也許還是要包裝設計一下,才能讓學生也感受到它的好吧!每位老師遇到的學生不盡相同,我也很羨慕有些老師帶到的學生不需要怎麼引起動機,就有強烈的學習興趣,可是如果學生不是這樣子時該怎麼辦?我不認為嚴肅的東西不重要,也不認為學英文不需要基本功,但是當學生的眼睛閉上時,我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讓他願意張開眼睛,盡力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哪怕只是從 10% 到 30% 。
4. 學生錄製的影片都是送給班級的任課老師,我本來想應該不會有人想要錄給多元選修的老師......我,但是後來觀看影片時,我發現居然有一位學生將影片送給我。這位平常上課看似不怎麼在乎的孩子在影片中提到:this is fun ... do a lot of cool stuff ... really appreciate what you have done .... 說我不感動是騙人的,畢竟開設多元選修一開始是「不能怨,不能悔」,學期中是「沒空怨,沒空悔」,等到課程順利結束,有人感受到開課老師的付出,內心才會有「無怨無悔」的感覺。
5. 最後感謝「 iPad 種子教師社群」(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2601079277599/),我在這個社群一路從不會用 iPad 到將它應用在英語教學。今天分享的活動,靈感就是來自這個社群,如果單打獨鬥不能成功,也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