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英文課教學活動 (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上週期中考結束,又適逢高三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結果公布,許多高三學生的重心瞬間轉向備審資料,再加上這週上沒幾天課就是連續假期,天時、地利、人和,完全就是一種什麼都有,就是沒有上課心情的氣氛。剛好我在期中考前安排的一個延伸活動(與課本Charlie Brown的主題相關)來不及做,所以就順勢利用期中考後的一節課帶學生完成。

 

活動說明:

我希望學生從操作中發揮創意,動手也動口,所以我設計了請學生幫影片配音的一節課活動。

 

操作步驟:

我事先將一分半鐘左右的影片移除音訊,只留下畫面。

上課時,我請學生兩人一組,在看完除去音訊的影片後,試著揣摩影片中人物的關係、推測可能的故事發展,並且設計出有邏輯、合乎情境的對話,為影片配音。

學生使用的工具為iPad和應用程式Clips。關於學生如何操作Clips,我簡單說明如下: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甫在高三班級上完一個lesson,在開始下一個lesson之前,我已經排定好要利用3堂課的時間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讓每一位學生針對一個主題製作簡報,上台對全班說明介紹。

兩年前我與同事在校內合開一門 「表達力」選修課,課程目標就是訓練學生的上台表達能力,當時我的感想是:表達能力真的好重要,而學生最缺乏的就是練習與指導。

學生在高二時我也曾經讓他們分組上台簡報,當時使用的工具是Google Slides,這次我想介紹Keynote給他們。我告訴我的學生:老師的任務之一是將各種資源、工具介紹給你們,我將幾個主要製作簡報的工具介紹給你們,將來你們可以自由選擇想使用哪一套工具。我的責任只是引領你們入門,未來如果你們想深入了解,那就是你們自己的選擇與責任了。

 

Keynote的操作跟其他簡報工具(如:PowerPoint 和 Google Slides)類似,所以這篇文章就不說明如何操作Keynote,只分享我的教學活動如何進行:

 

第一節課:

(1) Keynote功能介紹:我先將學生分成兩人一組,再介紹Keynote的基本功能(真的只有基本功能,因為我不希望模糊課程焦點。我的課程重點是在訓練學生上台清楚以英文表達一件事情,所以我希望學生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在「製作」簡報,而忽略了練習「表達」的重要)。

(2) 作業說明:我將作業放在Google Classroom,除了作業說明之外,也附加了一個Grading Criteria的檔案,讓學生清楚老師評分的重點為何(以下二圖分別為作業說明和Grading Criteria):

IMG_3322.jpg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一晃眼來到高三下,學測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學生望穿秋水的成績單也在本週揭曉。

高三下對許多老師而言是相當有挑戰性的一個時期,面對目標不再那麼一致、學習需求各異的學生,有些老師感到上起課來格外困難。

對我而言,無論高三生是否繼續指考,或是單純喜愛英文,想認真學習,又或是抱著輕鬆pass過完高中最後一個學期的態度,我還是想在課堂上從事一些有意義的英文學習,希望透過活動設計,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參與感,並且積極解決「背了單字用不出來,看了句子不不懂文章意旨」的問題。

 

本週上課的主題是龍騰第六冊第四課The Dynamic Tower--A Building in Motion,我設計了一個約莫一節課內可以完成的活動來引導學生「擷取與組織文章重點,並且以英文表達,練習口說」。

 

 使用工具:iPad、應用程式ThingLink(感謝社群夥伴分享) 

ThingLink介紹:ThingLink可以用來做地圖導覽、景點介紹,但是我認為除了有趣、有互動之外,它也可以應用在語文教學,尤其是用在說故事或是解說概念都非常適合。

 

 進行步驟: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週高三學生才考完模擬考,這週一開始,我有好幾個班級都是連續兩節課。兩節課如果連續講課,學生一定聽到東倒西歪,但是如果兩節課用來進行課室活動,時間的運用就相當充裕,可長可短,非常有彈性。前一、兩週我在思考模考後要上新課,如何設計一個能讓學生主動理解與組織課文,而且運用到閱讀、書寫、口說等能力的活動,所以就有了以下這個活動的產出:

 

本週的上課主題:The Pharaoh's Curse

教學時間:共兩節課

教學活動:

(1) 第一節課大約有35-40分鐘的時間是我帶領學生瀏覽課文,並且利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協助他們理解文意,引導他們注意文章的架構、作者的敘事手法,以及提醒他們對於聳動的新聞報導,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判斷真偽。

(2) 第一節課下課前的10-15分鐘,加上第二節課:指導學生利用Whiteboard這個應用程式來Retell the story,我已經事先將作業派送至Google Classroom,作業的指示如下:

 

PNG 影像.png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陪伴高三生學習、一起準備學測的日子過得相當快,不知不覺暑輔就結束了,開學後也匆匆過了四週。

最近設計了這個結合「TED Ed」加上iPad「備忘錄功能」的課室活動給學生操作。

 

設計的動機為:

1)  學生升上高三後,因為學測重在讀與寫,所以學生很容易忽略聽、說的重要性。雖然高三上學期有兩次大考英聽測驗,但是學生回家後因為課業忙碌,多半不會主動且規律地練習自己的聽力。

2)  學測的短文,無論是綜合測驗、文意選填、或是閱讀測驗,有許多文章內容都是屬於科普領域。即使不是科普,也有許多短文是知識性主題,而TED Ed的影片主題剛好包羅萬象,除了利用動畫呈現,寓教於樂之外,它的內容相當具有知識性與教育價值。

3)  TED Ed 約四、五分鐘的影片長度剛剛好,不像18分鐘的演說容易聽到睡著,而且它大量的旁白解說,非常適合用來訓練聽力,不像有些影片對話、旁白太少,不適合作為聽力練習之用。

 

課前準備:

1. 使用iPad「備忘錄」列出需要學生完成的項目,如下圖所示: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上週分享了使用Nearpod教英文寫作,本週(暑輔第三週)我依然使用Nearpod上課。前兩週學生的作文作業分別是:第一週主題式寫作,第二週書信寫作,所以第三週我就想讓學生嘗試不同的類型:故事寫作(Story Writing)

跟前兩週一樣,每週上英文寫作時,我會擇一主題介紹,然後在快下課之前再交代作文作業,請學生回去完成。這週我的主題是善用「附屬連接詞」讓句子有變化。

為什麼我會想特別說明 「附屬連接詞」呢?因為我覺得對於英文程度本來就不錯、讀寫能力佳、語法概念清楚的學生來說,他們進一步努力的寫作目標可能是文章有層次、用字精準、措辭優美,但是對於中等程度的學生而言,他們在寫作文時,遭遇到的障礙就不太一樣。我問過學生,他們寫英文作文時最感困難的是什麼,學生給我的回答絕大多數都是:知道要寫什麼,可是不知道怎麼用英文表達出來。正因為如此,我也三不五時對他們耳提面命字詞搭配(collocation)的重要性,以及背單字時務必要讀例句,從例句中去學習一個單字應該怎麼使用,否則學了一大堆單字,就真的只能拿來回答選擇題了。

回到正題,這週選擇「附屬連接詞」來說明,也是希望他們在寫作文時,能讓自己的句子多一些變化,而不只是將作文當作「造句練習」,將十幾個句子堆砌起來,而且堆砌的句子可能都還是簡單句。

 

如何進行?

學生在國中時期就學過附屬連接詞,許多教英文寫作的書籍也都會介紹。我參考了坊間的書籍,分門別類之後,整理出一些常見的附屬連接詞給學生練習、參考。我上課時先說明常見的附屬連接詞,每介紹完一組(請見下圖),就立刻讓學生使用Nearpod練習:

IMG_0004.PNG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生升上高三,七月中暑期輔導開始,班上多了一點如臨大敵的作戰氣氛。這兩週暑輔,我們「正式」開始英文寫作,說開始,也不盡然正確,因為我們在高二時,已經有許多English writing的機會,有時候寫摘要,有時候回答essay questions,有時候是段落寫作,有時候是書信寫作,時間充裕時也會創作一本故事書......。

可是為什麼是「正式」呢 ?因為高二時,基本上我抱持著鼓勵的態度,以建立學生的寫作信心為出發點,只要他們願意產出,我就給予正向回饋,但是學生升上高三後,對於英文寫作這件事情我們必須「嚴肅」一點了。所謂「嚴肅」,並不是要對他們的作文雞蛋裡挑骨頭,而是希望藉由一系列課堂的說明與練習,能夠引導他們對於英文寫作有更清楚的概念,並且在寫作文時,除了內容充實之外,也能顧及架構、組織、格式,以及語句之間的一致性與連貫性。

 怎麼進行呢?

我的作法是每週我會利用一節課,針對一兩個主題尋找相關素材,然後運用Nearpod來進行課室活動。第一週我選定的主題是Brainstorming,  還有 Topic   Sentences & Supporting Sentences,第二週我則提醒學生他們作文中常見、英文老師改不勝改的錯誤:Avoid  Fragments  and Run-on Sentences,有些學生真的可以用逗號沒完沒了寫一整段!

 

 使用數位工具的理由:

至於為什麼會想將數位工具Nearpod融入英文作文的教學呢?其實是因為前幾輪我帶高三時,曾經試過坊間的講義,也曾經自編教材,然後油印給學生,但是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有一個缺點,就是我在課堂上說明英文作文的概念時,過程中會有反覆的練習與討論,但是......我看不到學生在他們的講義上寫了什麼,看不到學生所寫的東西,就難以對症下藥,提供他們明確的建議。當時為了想了解學生寫了什麼,我常常三不五時在學生的座位之間走動,主動要求他們讓我看一下他們寫的東西,也因為要在一堂課中盡量照顧到每一組學生,所以有時候不得不在他們討論正熱烈時,略帶蠻橫地介入討論的過程。另一個讓我想要將Nearpod融入教學的原因是:以前我針對某一組提出問題,並且給予建議時,其他組別並不知道我指出了什麼問題、給了什麼建議,所以同樣的一個問題、同樣的一個建議,我也許要在各組之間重複說上十幾遍。正因為如此,今年我就想用數位工具來提高課室活動的效率。

 

 怎麼做呢?以第一次的主題Brainstorming和Topic Sentences & Supporting Sentences為例,我在Nearpod添加了以下的內容與活動:

第一張投影片說明拿到作文題目時,不要急著馬上開始寫,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可能毫無章法可言,或是容易寫到一半寫不下去,不知道接下來要寫什麼。近幾年學測作文題目中,主題式寫作出現的比例相當高,所以我請學生在看到題目之後,先利用brainstorming將自己想到的點子用1-2分鐘快速寫下來,然後再去蕪存菁、建構文章的大綱。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辛苦了一整個學期,學生和我總算都等到暑假了~~ 

 

學期結束前上的最後一課是Multitasking(多工),這一課的課文相對簡單,而且對這群與數位裝置一起長大的學生來說,這個主題一點都不陌生。哪一個學生沒有邊讀書邊用手機聽音樂,或是使用電腦作報告時,同時開啟多個視窗,瀏覽YouTube、玩遊戲、上社群網站的經驗?

既然課文不難,主題學生也熟悉,所以這一課我就另外找了兩篇相關主題的文章補充給學生,目的是希望學生在高二下步入高三上的這個階段,我能夠在他們的閱讀能力上再多多少少使上一些力。這兩篇文章分別是:

(1) The True Cost of Multi-Tasking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brain-wise/201209/the-true-cost-multi-tasking)

(2) Multitasking: a myth or an advantage? (https://www.telegraph.co.uk/health-fitness/mind/multitasking-a-myth-or-an-advantage/)
 
因為文章有難度,而且篇幅比課文長,如果不設計一些活動,只是將文章丟給學生,他們大概讀完前兩段就哈欠連連,思緒開始飄渺起來,最後乾脆放棄,畢竟要克服文章中為數不少的單字與長句,何樂之有?所以,我設計了一個相當簡單的活動,用意是希望他們不只將文章讀完,還要讀懂。這個活動使用到的是Canva這個應用程式,它可以在平板上找到應用程式,也可以在電腦上操作。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去年我開始嘗試在教學中融入數位工具以來,陸陸續續使用了不少工具。前幾週因為教學需要,我開始使用Nearpod(我是在社群上看到其他老師分享才知道的),用了之後發現它集許多應用程式與平台的功能於一身,因此也成了我最近上課的心頭好。

Nearpod的功能很多,很難三言兩語說得清楚,我認為可以歸納成:

1. 加入或匯入簡報 。
2. 加入不同的互動活動(測驗、繪圖、投票、影片等)。
3. 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使用步驟簡單說明如下:

1. Nearpod的網址(也有App可以下載至平板使用)為 https://nearpod.com,輸入之後可以看到如下的畫面:

Nearpod.png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R 2.jpg

進入期中考前準備週,這週上課很明顯感受到學生的疲倦,也不能怪他們,科目這麼多,放學後許多人還要去補習,有些學生除了學業,還要兼顧社團的成發。私下與學生聊天時,三個學生就有兩個半說壓力好大。

雖然期中考將至,但是我教得太慢,還在跟某一課的單字、片語搏鬥,問學生:老師不講,自己讀好嗎?他們還是不放心,還是會希望我多少講解一下。只是如果我鉅細靡遺一直講、一直講,他們的專注力和體力也無法配合,所以我今天上課就帶他們做了一個QR Code Treasure Hunt的活動,活動從事前準備到進行,約略描述如下:

 

 如何製作:

1. 點這個網址:http://www.classtools.net/QR/ ,會出現以下的畫面,點Get Started就可以了。

QR how 1.png

 

2. 輸入標題、題目、答案等資料。

因為我是想藉這個活動,讓學生熟悉課本的單字、片語、與例句,所以題目我就直接採用課本的例句,並沒有另外再想題目。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幾週的英文課配合課本「置入性行銷」的主題,我除了設計一份課堂學習單之外,也融入一些數位教學的活動,希望豐富並加深學生的學習。

 

學習單的設計有幾個目的:

(1)  希望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於反覆閱讀課文、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培養掌握關鍵訊息,組織統整的能力。

(2)   補充課外兩篇文章,希望學生不以閱讀課本的文章自滿,能挑戰稍難的文章,以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3)   補充的兩篇文章為時事新聞,希望藉此幫助學生連結課本所學與實際生活經驗。

 

學習單如下圖所示:

PNG 影像.png

PNG 影像 2.png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三月八日在高二班級舉辦了公開觀課,雖然不是第一次被觀課,但是因為參加的老師都是經驗老到的高手,所以心情還是難免緊張,也由衷佩服那些長期開放教室讓人隨時進入教室觀課的老師,功力之高,想必望塵莫及。

這次的公開觀課的主題是Cell Phone Recycling and African Gorillas

說明:

這堂課搭配課本主題,我設計了幾項延伸活動來複習或是加深學生對此一主題的學習。在這堂課之前,我們已經閱讀了課文,也完成了課本的句型練習,所以這一個lesson已經接近尾聲。

 

教學活動:

1. 口頭詢問學生兩個問題,幫助學生回想課本文章的內容,兩個問題分別是(問題有鋪陳引導):

(1) What is this article about?

(2) There are some key words in the titile, such as cell phone, recycling, African, gorillas, so there must be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se words. What is the connection? (等學生回應後,進一步追問:Wha is exactl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ell phones and African gorillas?)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準備高二下的課程,考量學生再過一年就要接受學測的考驗,所以我在備課時,也開始增加學生的閱讀份量。除了課本的文章外,我另外找了一些相關主題的文章提供給學生。

為了要找到與課本主題相關、對學生有挑戰性又不至於難到他們不想閱讀的文章,於是......我想起了之前魏秀蘭老師提過的Newsela,經過摸索試用後(其實不會花太多時間),我發現這個閱讀網站真的值得大推!原因之一是它的文章有分級,因此很容易就挑選到適合學生程度的文章,其次它是非小說類(non-fiction)文章,與學測的選文取向較為接近。

 

以下我就簡單介紹Newsela的操作(我是使用iPad的App,也有電腦版可以使用):

(1) 首先,點進Newsela的App後會看到以下的畫面,可以選擇註冊(Join),或者試用(Just browsing-I'll join later),如果已經完成註冊,只要直接選擇登入(Sign in)即可:

IMG_0266.PNG

 

(2) 無論註冊與否,點進去之後會看到最新的文章。在文章的下方有幾個選項,分別是最新文章(Latest)、搜尋文章(Search)、檔案夾(Binder)、設定(Setting),我自己用得較多的是搜尋(Search),因此就只針對此一功能說明。

IMG_0267.PNG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一陣子在英文課上請學生用MeetingWords共同創作劇本後,放寒假前終於找到時間讓他們將自己的劇本拍成影片。

 

 這次使用的工具是iPad中的應用程式 Clips,操作的方式簡單說明如下:

1. 進入Clips後,點選左上角的 + 以新增專案。

2. 按住紅色的長條型按鈕就可以開始錄影。

3. 如果希望影片有字幕,在開始錄影之前要先點選紅色長形按鈕左邊的"即時字幕",然後選擇字幕的位置及大小,開始錄影後就會自動產生字幕。

4. 影片完成後,可以點選右下角的"上傳"以繳交作業,或是分享自己的大作給親朋好友。

 

學生操作情形:

20180122_083645.jpg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期末考後、放寒假前的最後一堂英文課,想放假的氣氛從考後就開始醞釀,說實在的,不太適合上課。

考慮到學生想趕快放學,老師迫切想要放假的心情,所以最後一堂上課我設計了一節課就可以完成、獨立於教學進度之外的活動。活動名稱是"The Best Part of Our Class Is ..."

 

 這次用到的工具是:

1. 向學校申請Wi-Fi

2. 學生的手機

3. 應用程式Clarisketch

 

 教學說明(括號中的英文是我在課堂上給學生的指示):

1. 請學生兩兩一組。 (Make a pair.)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學主題:兩性溝通差異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Approaches of Men and Women)

 

背景介紹:

本課探討男女溝通方式的差異,並舉三個常見的例子,說明男女溝通方式不同容易導致彼此誤解,如果能夠了解男女的溝通方式有某些本質上的差異,也許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避免許多衝突產生。

 

教學設計:

課文中所舉的三個例子相當簡單,學生要讀懂課文並不困難。課本的延伸活動另外提供了六個情境,讓學生思考、討論在這些情境當中會作何反應(課本在每個情境都提供了a和b兩個選項)。我希望學生的回答不只是二選一的選擇題,因此我設計了小組合作撰寫劇本,以及一起演出情境劇的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Part I:撰寫劇本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學期,我在課堂上用了兩次StoryJumper帶學生在線上做故事書並且錄音,這篇文章是記錄兩次教學活動,並且分享學生用心完成的作品。

 

 第一次作業的指示如下:

screenshot-classroom.google.com-2017-12-31-19-31-12-780.png

 我帶學生至語言實驗室上機操作:

20170901_133435.jpg

 學生的作品:

 

screenshot-www.storyjumper.com-2017-12-31-19-59-42-218.png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學主題:環境保育 (eco-friendly)

背景介紹:課本的主題為海洋保育,這是108英語文課綱的重要議題之一,因此我針對這個主題設計了兩個與環境保育相關的活動,希望學生除了學習到課本上的知識外,也能藉由延伸活動,提升他們對環境保育的意識。

 教學活動Part I:

(1) 我設計了一個Waste & Recycling Record Sheet,請學生觀察、記錄自己一週之內所製造的垃圾,目的是提高學生在丟棄垃圾時的自覺。在紀錄表上學生除了記錄一週的垃圾外,也必須思考從這樣的記錄過程中,他發現了什麼?以及他可以做什麼,來減少自己的垃圾製造量。

(2) 這份學習單我將它放在Google Classroom,所以每一位學生只要登入Google Classroom,就可以利用Google Doc直接填寫,完成後直接回傳給老師批閱。這樣的方式不用耗費紙張油印,不僅方便,又非常環保。

 Waste & Recycling Record Sheet 的原稿如下:

screenshot-docs.google.com-2017-12-30-10-42-27-538.png

 

 學生完成的作品如下:

Worksheet 1.png

文章標籤

廖婉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